自主品牌汽車陣痛:內求轉型升級 外抗重重包圍 |
點擊次數:7725 發布時間:2013-8-20 14:01:46 作者: |
最近,唱衰自主品牌汽車的很多,說自主品牌汽車陷入合資和外資包圍之中,生存堪憂。就連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出的新聞稿中,也說自主品牌在外國品牌強勢沖擊下,市場生存空間嚴峻。 據最新統計,7月份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持續低迷,市場占有率同比下降1.55%。1-7月,自主品牌乘用車共銷售400.22萬輛,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0.41%,市場占有率同比下降0.39%。而自主品牌轎車銷售181.11萬輛,占轎車銷售總量的27.11%,占有率同比增長0.27%。 乘用車四大種類中,自主品牌轎車、SUV和MPV和大市基本同比,主要是交叉型乘用車降幅較大,7月當月超過30%,前7月達到23.6%,而這個種類基本上是自主品牌。 整體來看,自主品牌汽車已經渡過了最艱難的時期,生存沒有問題,而且在逐步向好。 作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重要舉措,國務院2009年初推出《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鼓勵和擴大汽車消費,鼓勵的重點是1.6L以下排量乘用車。自主品牌乘用車以小排量為主,汽車振興規劃的實施,對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的提高,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國產汽車產銷從2008年的900萬輛增加到2010年的1800萬輛,兩年翻了一番。自主品牌乘用車的市場份額也從41%提高到45%,自主品牌轎車的市場份額從28%提高到30%。 隨著國家鼓勵政策退出,以及自主品牌紛紛進行戰略轉型,從2011年開始,自主品牌汽車市場份額開始逐步下降。同時,合資品牌產品下探,也擠壓了自主品牌的市場空間。 隨著國內車市的成熟和合資產品的擠壓,自主品牌再走低端低質低價的路子,無疑是死路一條。 國際金融危機還在肆虐之時,吉利汽車就率先提出戰略轉型,不再打價格戰,不再追求價格最低,而要轉型為技術吉利、品質吉利,用高品質的產品去占領市場。 比亞迪曾經創造了連續5年銷量翻番的奇跡。經過3年痛苦調整,比亞迪正在傾全力搶占技術制高點,實現二次騰飛。 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也曾表示,即使跌出銷量前十,也要把品質搞上去。經過3年戰略調整,奇瑞汽車確定了第二階段企業發展戰略,回歸一個“奇瑞”品牌,按照行業造車規律,以符合國際標準的正向開發流程體系造車,著力打造“體系競爭力”這一核心競爭優勢。 實施戰略轉型,是要付出代價的。吉利當年停產淘汰產品,銷量也出現過下滑。奇瑞則付出了跌出前十的代價。比亞迪這幾年的銷量增幅,也落后于大市。但這是為了今后更好的發展。 7月底,奇瑞全新品牌形象下首款戰略車型艾瑞澤7在上海隆重上市。這是國內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完整運用正向開發模式打造的首款產品,標志著自主品牌汽車正在擺脫模仿,開始完全意義上的自主創新。 近年來,無論是吉利、長城還是長安、比亞迪,在汽車核心技術方面,都實現了一定突破。一批技術新、品質好、性價比高的自主品牌新車陸續推向市場,大大提高了自主品牌汽車的產品力。吉利帝豪、長城哈弗、比亞迪S6和速銳、長安逸動、廣汽傳祺、東風風神等新車型,受到消費者的認可。隨著北汽紳寶、一汽紅旗等自主品牌新車型的加入,自主品牌汽車產品陣營不斷擴大,總體競爭力不斷提高,正在走出困境。 在增長最快的SUV領域,長城哈弗、比亞迪S6、吉利GX7、傳祺GS5、奔騰X80、奇瑞瑞虎等自主品牌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績。 隨著自主品牌車企完成戰略轉型,其產品品質和技術將進一步提高,市場競爭力也隨之提高。從發展的眼光來看,自主品牌也有一個優勝劣汰的問題。但是,自主品牌不會消亡,只會越來越好。目前內求轉型升級,外抗重重包圍,只能說是必須經歷的“陣痛”。 |
上一條:煤企遭遇回款難手握“白條”3300億 | 返回 |
下一條:工程機械行業不景氣時代的營銷之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