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自拍网-99综合视频-9久热-9色在线视频-欧美xxxx性-欧美xxxx性猛交bbbb

20年專注工業品營銷咨詢與培訓

實戰實效助力3000多家工業企業

咨詢熱線: 133-9142-3781

189-3001-7690

行業研究

當前位置:首頁 > 學術研究 > 行業研究

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路徑

點擊次數:8120 發布時間:2013-4-17 9:16:05 作者:求是理論網

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提供技術保障的基礎性產業,是制造業的核心組成部分,集中代表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大力振興裝備制造業,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提出的一項重要任務,對于提高我國綜合國力,走新興工業化道路,實現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裝備制造業的發展現狀。經過多年發展,我國裝備制造業已經形成門類齊全、具有較大規模和相當實力、技術水平和成套水平不斷提高的產業體系,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特別是《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實施以來,裝備制造業發展明顯加快。圍繞國民經濟各行業的迫切要求,開發出了一大批具有知識產權的高端裝備,如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火電發電機組、百萬千瓦級先進壓水堆核電站成套設備、1000KV特高壓交流輸變電設備、±800KV直流輸變電成套設備、百萬噸乙烯裝置所需的關鍵裝備、超重型數控臥式鏜車床、精密高速加工中心、2000噸履帶起重機、ARJ21新型支線飛機、“和諧號”動車組、3000米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等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水平顯著提高,國際競爭力進一步提升,部分產品技術水平和市場占有率躍居世界前列。

截至2012年年底,我國機械工業規模以上企業7.6萬家,從業人員1838萬人,資產總額達到14萬億元。2012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8.4萬億元,同比增長12.6%;實現利潤總額1.2萬億元,同比增長5.2%。在統計的120種主要產品中,累計同比增長的77種,占64.2%。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927萬輛和193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6%和4.3%。累計實現進出口總額6472億美元,同比增長2.5%,其中出口3506億美元,同比增長9%。主要經濟指標在全國工業中的比重居各行業之首,規模總量已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雖然我國裝備制造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已經成為了世界裝備制造的大國,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我國裝備制造業仍存在較大差距,“大而不強”也是不爭的事實。主要表現在:創新能力薄弱,企業自主創新動力不足;基礎制造水平和配套能力發展滯后,裝備主機面臨“空殼化”;產品可靠性低,市場滿足率低;發展方式粗放,中低端產能過剩、高端嚴重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關鍵核心技術、核心關鍵部件和品牌依然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已經成為制約裝備制造業發展的瓶頸,仍未擺脫“打工式”的加工制造地位。

當前我國裝備制造業面臨的形勢。縱觀全局,我國裝備制造業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發展的基本面是好的。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和風險。

從有利因素看。一是金融危機加快了世界產業格局的調整,為我國提供了參與產業再分工的機遇,有利于我們更好地利用國際資本、技術和人才等高級生產要素,有利于我們更好地發揮自身優勢,參與全球資源配置,在一些關鍵環節、新興領域取得突破。二是國家明確提出了加快裝備制造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舉措,著力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培育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實現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三是我國目前正處于擴大內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加速推進,居民消費結構呈現升級趨勢,高附加值裝備制造業產品需求呈現強勁上升態勢,為裝備制造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需求動力。

從不利因素看。一是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持續蔓延,歐債危機仍在發酵,全球通貨膨脹隱憂加劇,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全球經濟復蘇乏力,擺脫低迷狀態困難重重。二是工業發達國家重新重視實體經濟發展,提出了“再工業化”、低碳經濟、下一代新能源、智慧地球等發展路線,瞄準高端制造領域,瞄準新興產業,謀求塑造新的競爭優勢。尤其是在高端裝備方面,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開始將高技術、高附加值的裝備產品的生產和加工制造產業,由海外開始陸續收回至本土,并采取了很多如稅收減免、補貼獎勵等政策,鼓勵投資商、制造商回歸本土。不僅對我國高端裝備的未來發展構成激烈競爭,而且還將對已經形成優勢的產品造成市場空間擠壓。三是國內發展環境正在發生改變,一些深層次的矛盾正在積聚。資源和環境約束加劇、人口紅利終結、成本持續上漲、內需不振等問題,已經成為我國工業化進程的制約因素。四是貿易保護主義不斷加劇,不僅封鎖傳統領域市場,而且開始對新興產業層層設限,使我國裝備制造業面臨著比較優勢弱化、新優勢尚未形成、有效應對難度加大的嚴峻局面。同時,隨著國內企業制造能力的不斷提升和生產企業數量的增加,產能嚴重過剩等問題凸顯,市場需求飽和度進一步加大,企業間的競爭將更為激烈。

加快振興我國裝備制造業的措施建議。進入21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新科技革命醞釀突破,世界經濟格局處于深度調整之中。特別是2008年后,為應對金融危機挑戰,世界主要發達國家與新興經濟體紛紛出臺、實施了一系列重振實體經濟的政策,大力推進再工業化進程,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力圖搶占新的制高點。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大力發展我國裝備制造業已刻不容緩。

加快結構調整,增強內生應變能力和增長動力。要著力提高基礎工藝、基礎材料、基礎元器件等基礎制造能力,重點發展高端裝備以及成套裝備中的關鍵設備,加快提高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以解決長期以來制約我國裝備制造業發展的關鍵設備和關鍵部件依靠進口的問題。要堅持傳統產業技術改造與新興產業發展相融合,通過不斷推廣采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流程與淘汰落后產能等途徑,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產品升級換代。積極推動裝備制造業由偏重于規模擴張向創新能力提升轉型,由低端制造向高端價值鏈拓展,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提升高端裝備自主研發能力,構建核心技術競爭力。要加快自主研發能力建設,依托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項目,以攻高端、夯基礎為切入點,大力提升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要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整合資源,組織技術攻關,集中攻克一批長期困擾產業發展的共性技術。要大力推進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建設,積極探索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的新型技術創新組織模式。對于有實質性產學研結合的聯盟,應給予科研經費補貼,推動企業加強橫向技術聯合,提高行業關鍵技術研發能力。

推進企業兼并重組,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國公司。要支持大型骨干主機企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逐步改變裝備制造企業投資分散、低水平重復、市場競爭力低的狀況,實現適度規模化集約化生產。要完善相關政策,支持各類企業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兼并重組,加快完善產業鏈,力爭在重組中培育和發展壯大一批具有相當競爭力的世界級大公司、大集團。

發展裝備制造服務業,提升產業增值服務能力。要引導裝備制造骨干企業在產品設計、系統集成、工程承包、人員培訓、設備租賃、產品升級及設備維護、產品報廢回收及再制造等環節開展增值服務,加快裝備制造企業由“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的轉變,不斷提高裝備制造企業服務在銷售收入中的比例。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企業要在研發、設計、試驗驗證、系統集成、認證、監理咨詢、運營維護、工程承包、維修、維護保養、物流、租賃等方面提高服務質量,不斷提升現代制造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加快實施“走出去”,提高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要進一步完善、細化“走出去”相關政策,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大力開拓海外市場,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創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級品牌,努力使“中國制造”發展為“中國創造”,努力改變處于國際分工和全球產業鏈中低端的形象。推進企業由產品、技術出口向資本、管理輸出轉變,鼓勵企業通過聯合開發、合資合作、人才交流、兼并重組等方式,在全球建立一批具有影響力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銷售服務基地,實現裝備產業的全球化。

加強人才引進培養和知識產權保護。加快實施《裝備制造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1—2020年)》,加強高端裝備制造人才隊伍建設,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的領軍人才、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大量培養高端裝備制造急需的專業技工人才。

創造良好的機制和環境,加大力度引進全球高端裝備制造專業人才。建立有利于激勵自主創新的人才評價和獎勵制度,對重大技術裝備研制和推廣應用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給予表彰和獎勵。

強化知識產權保護,鼓勵企業聯合構筑專利共享平臺。努力推進標準化戰略,組織大型骨干企業積極參與高端裝備制造業相關標準制定,爭取行業話語權,幫助自主創新產品占領國際市場。

分享到:
上一條:摒棄多干快上 汽車產業亟待差異化定位返回
下一條:三大汽車巨頭比拼本土化研發


   滬ICP備2024079236號-1
滬ICP備2024079236號-1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