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品營銷-如何有效解決企業在管理過程遇到的八大風險?
點擊次數:3658發布時間:2022-5-13
第一大風險:業務經理手上擁有大客戶資源,風險太高,企業該怎么辦?
第二大風險:小企業靠“英雄”,但是英雄不好把控,企業該怎么辦?
第三大風險:業務過程中客戶需求變化多端,企業該怎么辦?
第四大風險:業務團隊分工不明確,出現責任相互推脫,企業該怎么辦?
第五大風險:外派業務代表長期駐外,信息很難得到管控,企業該怎么辦?
第六大風險:行業變動大,業務政策制定左右為難,企業該怎么辦?
第七大風險:新業務員成長困難,流失率驚人,企業該怎么辦?
第八大風險: 業務過程難以掌控,形成費用黑洞,企業該怎么辦?
以上的八大風險是我們企業在銷售管理中經常遇到的,而且是難以解決的。然而,大多數500強跨國企業的這些問題卻并不突出,原因何在?經過研究,我們認為以下幾個方面十分關鍵:
1、健全和完善相應的職能部門,建立客戶檔案與數據庫
組建客戶管理部或市場部,其主要職責就是客戶的檔案管理及日常管理,其隸屬關系可劃歸為營銷部下屬機構。具體工作是對客戶進行日常及分類管理,并熟悉客戶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經營狀況,客戶目前的進展,潛力的項目,更進一步講也包括客戶的抱負、品行、性格、喜好、特長等等。
2、銷售過程細分化,角色分工,團隊合作
根據項目銷售過程來進行角色分工,一個項目不是銷售人員一個人來完成,需要有幾個節點,例如:在業績展示階段需要售前技術支持人員來配合;在需求調研與方案確認階段需要技術咨詢專家或顧問來確認技術需求的可行性;在項目評估階段可以申請公司高層資源來參與大項目中;在合作談判階段需要商務、財務、法律等相關人員來參與;簽約成交階段需要高層來互動為項目后續提供支持。
這樣可以淡化銷售人員對項目的重要性,靠一個項目團隊來完成;同時,人員配置并不一定要全部到位,可以挑重要流程來切割。
3、建立項目定期溝通的制度,遵循“1、15、30法則”
“1、15、30法則”即銷售經理可以定期(通常是每周一次)檢查每個銷售人員的工作進展情況,請銷售人員逐個介紹漏斗中每個客戶的情況,包括本周做了哪些工作,有什么進展,存在哪些問題等,這樣銷售經理就對每個銷售人員的工作情況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對客戶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同時15天后必須再次跟進同樣的客戶進展,30天后根據詢問進展的情況來判斷這個客戶的意向性,否則就不要浪費太多的時間與精力了。
4、建立業務流程管控系統
銷售過程需要分解成為幾個標準化的階段,我們可以根據銷售過程要求銷售人員來填寫客戶進展,拜訪記錄,留下客戶信息,用來監控項目進展,可以啟動預警的作用,同時重視項目過程,建立標準化,避免銷售人員的隨意性。
5、營銷管理標準化
營銷工作能否標準化,取決于我們對營銷到底是科學還是藝術的認識。優秀企業之所以優秀,并非人才濟濟,而是讓平凡的人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優秀企業之所以能讓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業績,關鍵在于它們做好了專業分工、培訓和營銷標準化這三項工作。這些是支持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業績的“支持平臺”。
(1)在普通企業,業務員既是調研員、企劃員、市場開發員、還是促銷員、培訓員。要同時承擔這些職能,確實需要多專多能的精英人才,而且最好是通才。而優秀企業通常進行嚴格的專業分工,專業化不僅意味著更高的熟練程度、更高的效率,還意味著只需要專才即可,無需通才式的精英人才。因此,在專業分工的條件下,平凡的人更容易做出不平凡的成績。
(2)標準化是讓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業績的最有效手段。的確,營銷活動難以像生產管理那樣標準化,但只要仔細研究,總是可以在某個層面發現共性,只要是共性的東西,就可以標準化。在優秀企業,總可以找得到很多“標準化手冊”。筆者在做營銷管理或咨詢時,總是要為每個營銷崗位制定標準化手冊。營銷培訓,很重要的內容就是標準作業流程。營銷人員遇到問題,總是習慣性地拿出手冊找答案,答案也常常就在手冊之中。
(3)營銷培訓,大多數企業都在做,但優秀企業與普通企業的目的和做法不一樣。普通企業為了培訓而培訓,為了“流程分析與提升員工能力”而培訓。
標準化的營銷程序與標準化的營銷管理,通常是在對營銷各方面深入細致研究的基礎上,并借鑒優秀企業和優秀營銷人員的“經驗”與“教訓”而編制的。它的最大優點就是避免營銷人員反復“交學費”,避免由于營銷人員個人經驗、能力、悟性等不足而可能給企業造成損失。一個平凡的營銷人員,只要按照標準化的營銷程序從事營銷工作,就能盡可能地避免失誤,并取得超乎個人能力的業績。